2015年是新三板并購元年,并購交易無論是數量還是金額都呈井噴態勢,進入2016年,新三板并購熱度不減。這場并購潮已愈演愈烈,成為了2016年攪動新三板市場的一大主題性事件。根據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統計,截止到2016年12月31日,2016全年新三板總共發生107起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企業的案例。進入2016年下半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公司呈爆發趨勢,2016年Q3期間并購交易為35起,總金額是193.0億;2016年Q4期間并購交易為49起,總金額是254.3億。
2016年并購市場成績單
2016全年新三板總共發生107起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企業的案例。其中,44起并購案例上市公司的目的為實現對掛牌企業的絕對控股,更有22起收購案例涉及了掛牌企業的全部股權。收購股權和認購定增是上市公司并購參股掛牌企業的主要手段。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企業的支付手段主要以和股權結合為主。
失敗案例仍在不在少數
新三板并購重組這條路漫漫其修遠。這路上,股東大會不通過者有,耐不住光陰長途而主動放棄者近半,買賣雙方談不攏而夭折者近半,終能到達勝利彼岸的也不過寥寥。這也反應出了新三板市場上的部分尤其是涉及較大金額的并購案例仍然具有一定的隨意性,或僅是作為炒作噱頭,或在沒有充分論證的前提下匆匆上馬而又匆匆下馬。相反,一些較為低調務實的并購案例獲得最終成功的概率反而較大。2017年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案例將從數量和金額上繼續增加
隨著掛牌企業數量的增多以及新三板企業估值體系的完善,上市公司并購掛牌企業現象將變得愈發頻繁。我們預計,2017年此類并購案例無論從數量還是并購金額上都將不斷增加,特別是撼動資本市場的重量級并購案例將多次再現,掛牌企業與上市公司的關系變得更加緊密。投資者需充分了解上市公司并購新三板企業的特點規律,并從新三板市場上尋找潛在的并購標的,提前進行布局,靜待收獲期的到來
做市商(券商)作為買者和賣者的中介,他會報一個買價和賣價。也就是說,你什么時候買賣都會有一個價格,增強了流動性。券商屯低價庫存股,賺差價,相當于批發商。
按照目前的政策新三板只是掛牌轉讓存量股份,掛牌只是一種公示作用,你看好哪家公司就和它協商所要購買的股份數量和價格,線下簽轉讓協議這樣子吧。
現階段還可以,但是沒有之前收益高了,因為市場越來越正規了。
新三板可能帶來巨大財富,但也可能讓投資者面臨風險:面對新三板上市評估,新三板擴容可能帶來的風險。在評估前的新三板掛牌的公司大多屬于較優質的企業,投資風險相對較小。而在評估后的新三板掛牌的企業質量參差不齊,投資風險較大;我國僅規定新三板掛牌公司可參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標準來進行評估,自愿進行更為充分的信息披露。亦即,我國對新三板掛牌公司信息評估要求限制小,彈性大,投資風險更大;我國新三板現行股票交易以集合競價方式進行集中配對成交,可能導致投資者面臨買不到股票或賣不出股票的風險。
目前,散戶投資新三板,還賺不到錢。
我來幫TA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