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業界對股票投資評級并無統一的規范,因此我們在閱讀各證券公司研究所的報告時,常??吹讲煌诸惖墓善痹u級,而且即使是稱謂相同的評級,其具體的定義也可能存在明顯的差異。
例如,申銀萬國的分類為“買入”、“增持”、“中性”與“減持”。其中“買入”的定義為:報告日后的6個月內,股票相對強于市場表現20%以上,“增持”則是相對強于市場表現5%-20%。而海通證券的評級體系中雖也有“買入”、“增持”,但其“買入”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在15%以上,“增持”是指未來6個月內相對大盤漲幅介于5%與15%之間。對比可知,同樣是給予一只股票“買入”的評級,申銀萬國的分析師理應比海通證券的分析師對該股后市表現更為樂觀。
與上面不同,國信證券采用的股票評級體系為“推薦”、“謹慎推薦”、“中性”和“回避”。依據其定義,這里的“推薦”與申銀萬國的“買入”相類似,同樣是指優于市場指數20%以上,不過,其“謹慎推薦”則是指優于市場指數10%-20%之間,與申銀萬國的“增持”稍有差別。
容易讓人迷惑的是,在招商證券的評級體系中,“推薦”并非表示特別看好,只是“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10-20%之間”,其“強烈推薦”才是最為看好的評級層次,即“預計未來6個月內,股價漲幅為20%以上”。從這里還可以發現,招商證券考慮的是股價的絕對漲幅,而非其他研究機構所指的相對漲幅。
此外,光大證券評級體系中的“最優”、“優勢”大致與海通證券的“買入”與“增持”相對應。
綜合來看,不同研究機構的評級體系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異。投資者在閱讀研究報告時須留意各家機構對評級體系的具體定義,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增持說明現在己經有了,再增加買入。買入概念不清,沒有說明是不是有。
增持增加手上的股數并持有.說明你手上的股票很有潛力,,后市還有上漲空間
買入就是說這支票現在有買點出現.可以買進了.后市還有上漲空間
你可以先買本日本蠟燭圖技術來看一下,學一下k線的基礎知識。
光是三言兩語是解釋不清的
你好,K線圖反應的只是價的變化,跟漲跌的趨勢沒有多大關系。
我來幫TA回答